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微型光缆接头盒”在实际应用中的探讨

导读: 随着微技术的发展,微管微缆的概念和应用正在走进传统的通信系统,作为网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微缆接头盒也开始引起行内人士的注意。

  2.微缆在接头盒内的固定

  就微技术而言,为了达到长距离气吹的目的和提高管道的利用率,减轻微缆的重量和减小微缆的直径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微缆的内部没有任何金属构件,如金属加强芯。作为早期的微缆技术,在欧洲曾经出现的中心管式金属微缆,但由于其价格昂贵,笨重,硬度高,气吹困难等的缺点,已经随着微技术的发展在2004年前后退出了市场。因此,当微缆需要熔接时,微缆在接头盒内的固定也是必须要考虑的。作为微缆,由于其直径比较细,传统的接头盒无法对微缆的入口进行密封。但是如果将微管看成微缆的保护外套或将1段金属软管和微缆一起引入接头盒时,传统光缆接头盒的入口尺寸便可以满足微管微缆同时进入的密封要求。当微管和微缆一起引入接头盒时,我们可以采用一套被称之为微管微缆固定卡的配件将微管和微缆一起固定在接头盒内。如果采用金属软管和微缆一起引入接头盒时,我们可用热熔的方式,密封胶的方式或机械密封的方式密封金属软管,金属软管在接头盒之外的端头采用机械连接方式和微管连接,并保持其和微管的密封性。金属软管在接头盒的内部采用鬼爪的锁紧方式固定微缆,最后用抱箍将金属软管固定在接头盒内。以上的2种方式都在北京五环线和中石化的长途干线上得到应用。

“微管外接型”(炮弹式接头盒上的应用) “微管接入型”(对开式接头盒上的应用)

  结束语:

  在微管微缆系统中,笔者认为专门研发一种适合微缆的接头盒是没有意义的,即使我们日后有越来越多的G.657.A2的微缆被投入到微技术市场。但是从人孔的空间考虑,如果我们采用了这种比传统的弯曲半径小4倍的新型光纤,我们是否可以改变接头盒内的盘纤板来增加光纤的接头数量?我们是否可以共享1个大的接头盒,在人孔内根据微缆的数量来增加盘纤板的数量,达到光纤统一管理的目的?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人孔的空间。我们目前的敷缆技术是在1根子管内敷设1根光缆,许多人孔内的空间已经被光缆的接头盒和光缆的余留塞满。一旦我们利用微技术来敷设微缆时,人孔内的管道容量将会成倍的增长,1根子管内敷设3根或5根微缆已经不是梦想,那么我们的人孔内还会有多余的空间吗?

  另外,笔者也认为附录A中直接在微管微缆上使用热熔套管的密封方式是不合适的。随着微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缆的尺寸越来越小,1根288芯层绞式微缆的直径已经可以达到9.3mm,其PE外护套的厚度约为0.5mm,标准微管的PE厚度也仅有1mm。如果采用热缩套管直接在微管微缆上进行密封,高温很容易损伤微管和微缆PE材料。对于PE材料,当温度高于700时,材料就会软化,但是热缩套管的完全收缩温度将高达1100,而热风枪的温度可以达到几百度。因此直接将热缩套管用于微管微缆上是非常危险的。另外热缩后的微缆外圆也并不圆整,采用机械式密封很难达到防水的目的。在微技术上采用热缩的方式一般只用在中心管式的金属缆或微管过度的金属管上,即采用1根金属管在接头盒和微管之间进行过度,热缩套管将接头盒的光缆引出管和金属管热熔,金属管和微管机械连接。这种方法已经在多个项目上得到应用。

  以上仅仅是笔者对我们是需要一种新型的“微型光缆接头盒”,还是通过对传统的光缆接头盒进行简单的改装便可达到微缆接头盒的目的提出的一些个人看法,欢迎有兴趣的阅读者发表自己的意见。